


一開始,可以發現大多數的孩子對於10以內的數數沒有問題,也可以將數與量結合,但是在111-20的數數有的孩子遇到困難,於是試著讓孩子了解11-20的組成方式,再透過操作來進一步了解。
最後,透過一個小遊戲讓孩子發現量的組合不是一成不變的哦!
首先,讓孩子們透過觀察辨認平面與立體、柱體和椎體的不同。
接著,透過疊高的方式,讓孩子們了解柱體與椎體的特性,也了解何謂高和矮。
首先一開始複習各種顏色的數棒代表的量,並讓孩子們發現從1到10間的遞增關係,再利用數棒來打密碼。
再來是利用數棒了解5和10以內的合成。
首先是藉由"三角國王"的故事讓孩子們發現生活中的三角形,接下來是了解三角形的三個特色,再透過圖形便認確認孩子們了解的程度。
再來是透過操作讓孩子們發現三角形原來有不同的形狀,孩子們可是樂在其中中,也是訓練孩子們的小肌肉發展。
首先透過丟擲的動作確認孩子們對於顏色的熟悉與否。
接著讓孩子們透過分類、串珠等動作,來了解孩子們對於1-10的數量與5以內的分合。
首先希讓孩子們發現積木的異與同,孩子們大多著重的點在於積木的相異處,對於相同的地方不容易觀察到,這是一般的孩子較少機會去觀察拿到的東西。再來是幫積木找到他們的家,並且透過觀察找到可能的組合圖形,這必須需要一點時間來完成,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節奏,不需要急哦!
接下來是發揮想像力幫積木取個名字,孩子們因為自己所接觸的環境不同,所看到的也不同,這是很棒的哦!
首先,透過三隻小豬的故事,讓孩子們對於1-10的數量有更具體的了解。
接著,讓孩子們透過蓋房子的過程,對於1-10有更清楚的了解,過程中需要動到小肌肉、團體合作與耐力,孩子們都在互相學習,很棒哦!
首先透過繪本讓孩子發現序列的存在,接著再讓孩子們透過實物操作來更加認識序列,並且讓孩子們發現生活中的"顏色"。
最後,讓孩子們發揮想像力將手上的圖形變變變。
首先孩子透過分類這個動作,知道分類的方法不只有一種,只要說得出理由都可以被接受。
再來是透過發糖果的動作,讓孩子更熟悉1-5的數量,再加上認識6-10的數字。
從孩子們操作過程中,了解到孩子大多數可以了解誰較高、誰較矮,也能排序,但是對於語詞的敘述並不是十分清楚,那就換句話說囉!
最後,來個比大小的遊戲,孩子們可是覺得很新鮮呢!也順便讓他們了解1-5的順序。
一開始先複習上週的形狀分類,孩子們大多數都還記得以"角或顏色"做區分,這一點不錯哦!
接下來,讓孩子比較哪一類比較多,讓孩子思考如何做比較。部分孩子已經會數數了,因此可以說出其數量不同。部分孩子還不太會數數,因此靠直覺來做比較,這時提供可以思考的方向,但是感覺孩子們較少做一對一的比較,因此在這個部分花了較多的時間。
孩子們先進行分類的活動,孩子們第一個直覺都是採用顏色來做分類,接下來孩子們發現必須以形狀來做分類,因此進入認識"角",讓孩子們了解形狀如何來分類。
其次是讓孩子們發現形狀如何充斥在生活中,孩子們的觀察力不錯哦!可以聯想出很多地方都有形狀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