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古蹟文化之旅 (9)
- Jun 28 Thu 2012 23:15
古蹟文化之旅~甘泉寺+白沙岬燈塔(101.06.27)
- Jul 19 Tue 2011 22:53
第七次古蹟文化之旅~一探後慈湖(100.7.18)
一早,我們便出發前往慈湖,準備一探後慈湖。(雖然璇璇已經去過ㄧ次,但是因為上次的導覽人員並沒有解釋得很清楚,因此再申請前往一次)
進入百吉隧道前,老師先介紹五分車的由來與蔣夫人所搭乘的交通工具。接著在進入後慈湖前,沿途中我們聽老師介紹各種動植物,了解一些動植物的典故、用途與特徵,令人印象深刻的是"山棕",傳說是賽夏族與矮靈族的恩恩怨怨,讓人對於其葉子的特徵發出"哦!原來如此~"。此次的老師因為是另外安排,所以可以發現是針對孩子來講解,讓孩子聽得懂且有興趣。
進入後慈湖後,除了動植物介紹,也會穿插講解一些蔣公與蔣夫人的歷史。最後,最讓孩子們期待的就是"衛兵交接",孩子們可是目不轉睛的注視其交接過程呢!
- May 31 Tue 2011 07:52
第六次古蹟文化之旅(100.5.30)
- Apr 26 Tue 2011 09:34
第五次古蹟文化之旅(100.4.25)
- Mar 15 Tue 2011 23:14
古蹟文化之旅~蓮座山觀音寺與齋明寺(100.3.14)
- Jan 18 Tue 2011 23:10
第三次古蹟文化之旅~大溪老街(100.1.17)
我們從月眉停車場出發,經由步道,先欣賞大漢溪,了解大漢溪的歷史,再至中正公園,知道中正公園是蔣公的在台灣暫駐的地方。接下來沿途看到了大溪公會堂、武德殿、大溪教會、福仁宮,最後的重頭戲到囉!我們沿途欣賞和平老街的建築特色,了解其建築涵義,讓大家了解到老街不只是吃東西而以,還有很多歷史意義在裡頭呢!回程路上,經過普濟堂,走碼頭石板古道回到停車場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- Dec 14 Tue 2010 18:25
第二次古蹟文化之旅~石門水庫
今天由黃老師介紹石門水庫,黃老師先藉由一個故事讓孩子知道平常我們用的水來自何方,並不是只要水龍頭插在牆壁上就有水了。
接下來黃老師介紹石門水庫的由來,讓孩子知道"石門"名稱的由來。再來介紹石門水庫的歷史發展過程從原本的土石壩,因為颱風泥沙淤積,再加蓋"分層取水系統",當分層取水系統尚未蓋好時,由"高層取水系統"取代,設計師真是設計周到呢!
接著老師帶著大家邊走邊了解石門水庫的功能,不只是蓄水,還有發電、觀光與經濟功能呢!藉由老師的講解,孩子們了解到壩頂的建築除了土石壩之外,還有拱壩的建築。藉由老師的講解也了解到水庫上的船分為三種呢!
- Nov 09 Tue 2010 21:46
古蹟文化之旅介紹
- Nov 09 Tue 2010 20:53
古蹟文化之旅~桃園忠烈祠與孔廟(99.11.08)
首先參觀:桃園忠烈祠",老師先介紹忠烈祠從"桃園神社"演變成現在"桃園忠烈祠"的經過,也從中了解以前日本人統治時期建造桃園神社的目的。接下來老師藉由介紹其中的建築物讓我們更了解其中的意義,也會從日文含義與中文差異解說讓孩子了解,舉例說明:
1.鳥居的符號原本桃園有3-4處,目前只剩下桃園忠烈祠有,之前是希望讓民眾在進入鳥居符號的途中抱著虔誠尊敬的心。